當(dāng)前位置:全球供應(yīng)網(wǎng) > 技術(shù)中心 > 所有分類
1、地表中有許多含有鈣、鎂的巖石,比如石灰石、白云石、石膏、輝石、方解石、菱鎂石、蛇紋石等,當(dāng)水流經(jīng)這些巖石時,水中含有的二氧化碳(由于微生物或植物作用,土壤和地層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會使這些巖石慢慢溶解,而使水中出現(xiàn)鈣離子、鎂離子、碳酸氫根離子、硫酸根離子。
一般天然水中鈣離子、鎂離子含量約為幾mg/L,而且鈣離子比鎂離子多,在水中溶解固形物<500mg/L,鈣離子與鎂離子摩爾比約為(2~4):1;當(dāng)水溶解固形物>1000mg/L時,鈣離子與鎂離子摩爾比約為(1~2):1;水中溶解固形物含量再高時,鎂離子含量會高于鈣離子含量比如海水中鎂離子約為鈣離子的2~3倍,含鎂離子高的水,口感有苦味。
一般天然水中碳酸氫根離子濃度約幾mmol/L,若水PH較高,有一部分碳酸氫根離子會變?yōu)樘妓岣x子,但碳酸根離子濃度太高時,要與鈣離子形成碳酸鈣沉淀析出。
天然水中硫酸根離子濃度較低,一般在幾十mg/L或以下。隨著天然水中溶解固形物增高,水中硫酸根離子濃度增多,苦咸水中硫酸根及鎂離子濃度均高
2、很多礦物或巖石中都含有鈉,其中鈉長石中鈉含量。另外,很多巖鹽是鈉和鉀的氯化物,鈉和鉀的化合物又多是水溶性物質(zhì),當(dāng)它們與水接觸時,會溶解于水中,使水中含有一定的鈉離子、鉀離子、氯離子。
一般來講,天然水中鉀離子濃度低于鈉離子濃度,一則因為含鉀的巖石不及含鈉巖石普遍,二則進入水中的鉀離子還會再次結(jié)合進入黏土礦物(如伊利石)中,使天然水中鉀離子濃度降低。
一般天然水中氯離子和鈉離子濃度在幾十mg/L至幾百mg/L,鉀離子濃度比鈉離子濃度低。我國天然水鈉離子和鉀離子的濃度比約為7:1,按mg/L計,鉀離子約為鈉離子含量的4%~10%。
海水中鈉離子和氯離子濃度很高,氯化鈉含量約35000mg/L,近海地區(qū)的地表水及某些井水,也會由于海水倒灌等原因滲入海水,而使氯化鈉濃度上升至幾千mg/L。
3、地下水中有時含有較多的亞鐵離子和錳離子,這是因為含有二氧化碳的地下水流經(jīng)各種鐵礦石,如菱鐵礦、磁鐵礦、褐鐵礦、硫鐵礦,以及流經(jīng)軟錳礦、水錳礦等時發(fā)生溶解造成的。
含鐵高的水有鐵腥味,甚至呈黃色或棕色,工業(yè)和生活應(yīng)用時會產(chǎn)生黃色或棕色銹斑。我國地下水含鐵量一般<5~10mg/L。
地下水抽出地面接觸空氣后,由于氧氣的氧化,亞鐵離子變成鐵離子,氫氧化鐵濃度積很小,產(chǎn)生氫氧化鐵沉淀而使地表水含鐵量大大下降。
地下水中錳多以碳酸氫錳形式存在,。但也有以三價錳離子、四價錳離子、六價錳離子、七價錳離子的氧化態(tài)存在。由于二價錳離子溶解度較高,地下又是還原性的缺氧環(huán)境,所以地下水中二價錳離子較多,在地下水抽出地面接觸空氣后,發(fā)生氧化反應(yīng),使二價錳離子變?yōu)樗膬r錳離子沉淀。錳氧化還原電位比鐵高,反應(yīng)進行緩慢,水中錳濃度降低速度比鐵慢得多。含錳高的水也有異味,工業(yè)或生活應(yīng)用時,會產(chǎn)生灰色、黑色、棕色斑痕。我國地下水含錳量一般約0.5~2mg/L。
我國天然水含氟高的區(qū)域分布很廣,應(yīng)用水中對氟的要求是小于1mg/L。飲用含氟高的水會引起嚴(yán)重的骨質(zhì)和牙齒損害。
天然水中鋇離子和鍶離子也是近年來關(guān)注較多的無機離子,主要因為它們在濃縮后會生成碳酸鹽和硫酸鹽沉淀,在反滲透等膜技術(shù)中對水中鋇離子和鍶離子提出要求。目前已知天然水中鋇離子含量一般在零點幾mg/L以下,鍶離子含量可達幾mg/L。
對某些特殊的工業(yè)用水,比如高參數(shù)鍋爐用水,硅是一種極為嚴(yán)重的有害物質(zhì),必須除去。天然水中硅化合物種類繁多、形態(tài)各異,在水質(zhì)分析中通常用二氧化硅來表示。天然水中二氧化硅含量一般在1~20mg/L,含量高的天然水可達60~100mg/L,甚至超過100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