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
恒溫恒濕箱是利用一定的方式將箱內的溫度和濕度 |
|
調節(jié)到給定值, 并在該條件下進行實驗, 達到實驗反應 |
要求。 即能同時施加溫度、 溫度應力的試驗箱。 在實際 |
使用過程中發(fā)現恒溫恒濕箱在實現對溫度、 濕度進行高 |
精度、 高穩(wěn)定的控制中, 存在耗能多且不便于控制等問 |
|
題。 例如, 對溫度的控制, 在制冷系統(tǒng)全速全功率運行 |
|
時, 是依靠調整加熱量來平衡溫度的穩(wěn)定, 而且是采用 |
兩套獨立的制冷系統(tǒng)和除濕系統(tǒng), 結構復雜, 費用高。 |
本文從控制溫度、 濕度兩方面出發(fā), 研制出一種新 |
型的恒溫恒濕箱, 創(chuàng)新點在于: ①制冷系統(tǒng)采用半導體 |
|
制冷, 制冷量易于調控; ②采用時間比例的通斷調節(jié)實 |
現高精度的溫度控制; ③通過濕球溫度控制箱內的相對 |
濕度。1 原有恒溫恒濕箱的現狀 | (1) 制冷系統(tǒng): 試驗箱的制冷方式一般都是機械制 | | 冷, 即采用蒸汽壓縮式制冷。 它們主要由壓縮機, 冷凝 | 器, 節(jié)流機構和蒸發(fā)器組成, 制冷劑在蒸發(fā)器中不斷吸 | 收空氣傳給蒸發(fā)器的熱量而達到制冷目的。 | (2) 加熱系統(tǒng): 當箱內空氣的溫度底于所需溫度時, | | 恒溫恒濕機的控制系統(tǒng)就接通電加熱器,將空氣加熱,通 | | 過風機送**箱內達到加熱的目的。 | (3) 濕度系統(tǒng): 試驗箱的加濕方式一般采用蒸汽加 | 濕法, 即將低壓蒸汽直接注入試驗空間加濕。 這種加濕 | 方法加濕能力, 速度快, 加濕控制靈敏, 尤其在降溫時 | | 容易實現強制加濕。 也有采用電極式加濕器。 | (4) 傳感器系統(tǒng): 試驗箱的傳感器主要是溫度和濕 | 度傳感器。 溫度傳感器應用較多的是鉑電組和熱電偶。 | 綜上所述, 現在的恒溫恒濕箱存在兩方面的問題: | | ①干濕球法測量精度不高 , 故難以實現濕度的精確控 | | 制; ②用制冷系統(tǒng)和加熱系統(tǒng)的同時運行來控制溫度的 | | | 變化, 耗能且不便精確控制。2 新型恒溫恒濕箱的技術要求與狀態(tài)參數 (1) 技術要求 : ①內凈尺寸 (0.6×0.5×1.5)m;②溫度 25±2℃, 溫度波動度≤±0.5℃, 濕度 50%±5%; ③運行條件為氣候類型 SN 連續(xù)運行。 (2) 關鍵空氣狀態(tài)點參數: ①表 1 為空氣狀態(tài)關鍵點的參數表; ②表 2 為詳細狀態(tài)參數表; ③圖 1 為空氣狀態(tài)關鍵點 i-d 圖。
圖 1 空氣狀態(tài)關鍵點 i-d 圖 Fig.1 The i-d figure of key poings of the air station 表 1 空氣狀態(tài)關鍵點的參數表 Tab.1 The table of ke y points of the air s tation
序 | 溫度 | 相對濕 | 含濕量 | 濕球溫 | 露點溫 | 焓 | 分壓力 | 號 | /℃ | 度/% | g/㎏ | 度/℃ | 度/℃ | /kJ/㎏ | /Pa | | | | | | | | | 1 | 23.0 | 45.0 | 7.8 | 15.4 | 10.4 | 43.1 | 1264.3 | | | | | | | | | 2 | 23.0 | 55.0 | 9.6 | 16.9 | 13.5 | 47.6 | 1545.2 | | | | | | | | | 3 | 27.0 | 45.0 | 10.0 | 18.6 | 14.1 | 52.7 | 1604.7 | | | | | | | | | 4 | 27.0 | 55.0 | 12.3 | 20.3 | 17.2 | 58.4 | 1961.3 | | | | | | | | | 5 | 25.0 | 50.0 | 9.9 | 17.8 | 13.9 | 50.3 | 1584.1 | | | | | | | | |
| | 表 2 | 空氣狀態(tài)點詳細參數表 | | | | Tab.2 The particular table of the air s tation points | | | | | | | | 序 | 溫度/ | 相對濕 | 含濕量/ | 濕球溫 | 露點溫 | 焓 | 分壓力 | 號 | ℃ | 度/% | | g/㎏ | 度/℃ | 度/℃ | /kJ/㎏ | /Pa | | | | | | | | | | 1 | 23.00 | 45.00 | | 7.84 | 15.42 | 10.40 | 43.09 | 1264.30 | | | | | | | | | | 2 | 23.00 | 55.00 | | 9.63 | 16.94 | 13.48 | 47.60 | 1545.20 | | | | | | | | | | 3 | 24.00 | 45.00 | | 8.35 | 16.19 | 11.35 | 45.37 | 134.20 | | | | | | | | | | 4 | 24.00 | 55.00 | | 10.24 | 17.78 | 14.41 | 50.17 | 1641.00 | | | | | | | | | | 5 | 24.50 | 45.00 | | 8.61 | 16.59 | 11.80 | 46.54 | 1383.7 | | | | | | | | | | 6 | 24.50 | 55.00 | | 10.55 | 18.21 | 14.88 | 51.49 | 1691.20 | | | | | | | | | | 7 | 25.00 | 45.00 | | 8.88 | 16.98 | 12.25 | 47.72 | 1425.6 | | | | | | | | | | 8 | 25.00 | 50.00 | | 9.88 | 17.82 | 13.86 | 50.27 | 1584.10 | | | | | | | | | | 9 | 25.00 | 55.00 | | 10.88 | 18.60 | 15.34 | 52.83 | 1742.50 | | | | | | | | | | 10 | 25.50 | 45.00 | | 9.15 | 17.38 | 12.70 | 48.93 | 1468.70 | | | | | | | | | | 11 | 25.50 | 55.00 | | 11.21 | 19.50 | 15.80 | 54.20 | 1795.10 | | | | | | | | | | 12 | 26.00 | 45.00 | | 9.42 | 17.78 | 13.16 | 50.15 | 1512.90 | | | | | | | | | | 13 | 26.00 | 55.00 | | 11.56 | 19.47 | 16.27 | 55.59 | 1849.10 | | | | | | | | | | 14 | 27.00 | 45.00 | | 10.01 | 18.57 | 14.06 | 52.65 | 1604.70 | | | | | | | | | | 15 | 27.00 | 55.00 | | 12.28 | 20.31 | 17.20 | 58.44 | 1961.30 |
|
|
3 技術設計方案
(1) 控制參數: 根據控制要求: 溫度 25±2℃, 溫度波動度≤±0.5 ℃; 相對濕度 50%±5%。
溫度變化范圍是比較寬的, 溫度波動較嚴格; 濕度要求也較高。
(2) 恒溫恒濕箱的熱負荷: 恒溫恒濕箱的熱負荷主要是設備啟動運行時箱內的熱容量、 圍護結構的傳熱及漏熱, 可根據環(huán)境溫度決定恒溫箱需要制冷或制熱, 確
定合理優(yōu)化的控制方案, 可以避免加熱系統(tǒng)和制冷系統(tǒng)同時運行。
(3) 恒溫恒濕箱的濕負荷: 恒溫恒濕箱的濕負荷只是設備啟動運行時, 箱內的濕負荷和圍護結構的少量漏濕量, 箱內沒有濕源和吸濕的裝置, 恒溫箱需要除濕或加濕是由箱內初始空氣濕度參數決定的, 加濕和除濕可以不同時工作。 如果圍護結構能將漏濕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在一個檢測周期內就可以不做濕度調整, 例如根據初始空氣參數, 將濕度控制在 11.21g/m
3 (初始濕度低)或 8.61g/m
3(初始濕度高), 將漏濕量控制在(11.21-8.61)×0.45=1.17g, 溫度精確控制在 25±0.5℃就能保證
50%±5%的濕度要求。
(4) 分析比較。 根據以上分析, 將啟動時箱內和環(huán)境溫、 濕度與要求的設定值比較, 在精確控制下, 可將恒溫恒濕的控制簡化為制冷加濕、 制冷除濕、 加熱加濕、 加熱除濕四種模式, 簡化控制難度。 用兩個控制器分別控制溫度及濕度參數即可。
(5) 濕度的測控。 濕度可用相對濕度這一物理參數進行測控, 但是由于相對濕度不是直接測量的, 濕度傳感器不確定性較大, 且價格高, 在恒溫箱的濕度控制系統(tǒng)考慮采用濕球溫度作為測控參數。
4 系統(tǒng)配置與參數控制
綜合考慮設備恒溫、 恒濕功能要求, 需保證實現制冷、 加熱、 加濕、 除濕等 4 種空氣處理過程; 系統(tǒng)的運行的可靠性、 經濟性、 控制方法實現的難易程度等設備系統(tǒng)配置如下:
(1) 制冷系統(tǒng): 制冷系統(tǒng)采用電子半導體制冷 , 這
種制冷方式在溫差 t 為 5~10℃時 , 其制冷能效比很高
(10 左右), 而且基于制冷方式的特性是對電量的控制 ,易于實現制冷量的精確控制。 經試驗驗證: 采取時間比例控制方案, 制冷運行時溫度精度可達 0.2℃。 設備配置: 半導體制冷器 1 塊, 規(guī)格制冷量 60W 12V 工作電流 8A。
(2) 制熱系統(tǒng)。 制冷系統(tǒng)基于制冷系統(tǒng)采用半導體制冷, 其熱泵運行能效比高, 且其特性也屬于電量轉換
器件, 易于實現精確控制, 為了制造工藝的標準化, 制
熱采用半導體制冷系統(tǒng)的熱泵運行。 為了控制的方便,與制冷系統(tǒng)獨立配置。 經試驗驗證, 采取時間比例控制方案, 制熱運行時溫度精度可達 0.2℃。 設備配置: 半
導體制冷器 1 塊, 規(guī)格制冷量 60W 12V 工作電流 8A。
(3) 除濕系統(tǒng)用制冷除濕方法。 由于除濕所需溫度較低, 如: 24℃ 45%RH 露點溫度為 11.35, 23.℃ 45% RH 露點溫度為 10.4。 要達到需要的除濕效果空氣溫度需控制到 10.4 以下, 所以除濕系統(tǒng)的設置, 在制冷系統(tǒng)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套除濕制冷的配置, 運行時制冷系統(tǒng)和除濕制冷系統(tǒng)同時運行以保證除濕所需的低溫。 經試驗驗證: 采用兩套半導體裝置串聯(lián)運行可以處理到露點溫度以下。
(4) 加濕系統(tǒng)。 選用小型超聲波器, 因為箱體空間小, 且由于濕參數測控的滯后性, 所以加濕器的加濕能力要小些, 控制方案也采用連續(xù)控制, 或設定制兩側不對稱的通斷控制。 經試驗驗證, 可以將濕度控制在 5%
的范圍內。
(5) 控制系統(tǒng)。 可采用 PLC 或開發(fā)單片機兩種方案都是可行的, 根據設備制造要求確定。 控制系統(tǒng)設計 2
路檢測模擬量, 1 路模擬量測溫度, 1 路模擬量測濕球度; 4 路開關量控制溫濕度處理系統(tǒng)。 如要求不高也可以考慮簡單的溫濕度控制儀表。
(6) 溫度控制 。 溫度設定在 25±2℃ 范圍內 , 波動控制在±0.5 ℃。 整機溫度控制誤差在±0.5 ℃范圍內, 提
高了實驗精度 (現有的恒溫恒濕箱大部分溫度控制精度在±2 ℃), 利用半導體制冷器實現。
(7) 濕度控制。 一是用相對濕度作為測控參數 , 相
對濕度設定在 50%, 波動范圍控制在±5%。 小型超聲波加濕器配合以半導體制冷器的除濕作用; 二是用濕球溫度作為測控參數, 溫度設定在25℃, 波動控制在±0.5 ℃;
濕球溫度設定在17.8 (參看空氣狀態(tài)參數表: 24.5, 55% RH 濕球溫 18.21, 25.5 45%RH 濕球溫度為 17.38), 波
動控制在 ±0.4 ℃ , 既可以將箱內濕度控制在要求的
50%±5%范圍, 采用濕球溫度控制更為方便直接。
5 結構及控制線路設計
(1) 空氣熱濕處理設備結構設置: 恒溫恒濕箱的基本結構分兩大部分: 空氣處理箱和實驗室。 將制冷、 制
熱、 除濕、 加濕的設備做在一個空氣處理箱內, 利用風機實現箱體內的空氣循環(huán)處理, 這樣空氣處理系統(tǒng)作為一個獨立的部件單元, 使恒溫箱整體結構可以靈活布置, 工藝簡單。
恒溫恒濕箱內的空氣由風機提供動力, 使空氣在空

6 結論
新型恒溫恒濕試驗箱由于采用了半導體制冷其熱泵運行能效比高, 且其特性也屬于電量轉換器件, 通過輸入電流的控制, 可實現高精度的溫度控制, 再加上溫度檢測和控制手段, 很容易實現遙控、 程控、 計算機控制, 便于組成自動控制系統(tǒng)。 用濕球溫度的通斷調節(jié)方法可實現對濕度的高精度調節(jié)。 實踐證明, 該恒溫恒濕箱性能穩(wěn)定, 溫濕度控制精度高, 維修、 維護成本低, 節(jié)能效果明顯, 性能價格比明顯優(yōu)于同類產品, 半
導體制冷片的溫差范圍大, 適用范圍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