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絲浮鎖,指的是在螺絲擰緊的過程中,即便扭矩已經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值,螺絲卻未能貼合工件表面,或者雖然貼合但夾緊力不足,從而未能有效夾緊工件的現(xiàn)象。螺絲浮鎖主要分為以下兩種類型:一是扭矩達到目標值但螺絲未到達貼合面;二是扭矩達到目標值且螺絲到達貼合面,但夾緊力不足。
1. 缺乏自檢功能:普通電批主要具備基本的擰緊功能,即通過電機驅動螺絲刀頭旋轉來擰緊螺絲,但缺乏自檢測或反饋機制來評估螺絲的貼合程度和夾緊力。
2. 扭矩控制精度有限:盡管部分普通電批具備扭矩控制功能,但其精度可能不足以準確判斷螺絲是否已鎖緊到位,特別是在扭矩已達到預設值但螺絲實際未貼合或夾緊力不足的情況下。
3. 工作原理簡單:普通電批的工作原理相對簡單,主要依賴電機的旋轉力和齒輪傳動來擰緊螺絲,未考慮擰緊過程中的各種變量和因素,如螺絲材質、長度、孔徑變化以及摩擦力變化等。
4. 缺乏智能檢測手段:與普通電批相比,智能電批具備實時監(jiān)測螺絲擰緊狀態(tài)的能力,能夠更準確地判斷螺絲是否已鎖緊到位。
對于明顯的螺絲浮鎖現(xiàn)象,堅豐智能電批通過監(jiān)控擰緊角度來檢測。若擰緊角度未達到合格的下限值,即可判斷為螺絲浮鎖。然而,這種方法只能檢測明顯的浮高現(xiàn)象,對于螺絲已貼合但夾緊力不足的情況則難以識別。
針對螺絲已貼合但夾緊力不足的情況,堅豐智能電批采用夾緊扭矩監(jiān)控策略。在擰緊過程中,智能電批會自動檢測貼合點,并施加固定的夾緊扭矩。由于螺絲貼合后扭矩會迅速上升,通過監(jiān)控扭矩角度的斜率變化能夠精準識別貼合點。然后,對貼合后施加的夾緊扭矩進行監(jiān)控,若夾緊扭矩過小,即可判斷為螺絲浮鎖。這種方法的識別準確度相對較高。
綜上所述,堅豐智能電批通過擰緊角度監(jiān)控和夾緊扭矩監(jiān)控相結合的策略,能夠準確檢測螺絲浮鎖問題。為避免螺絲浮鎖的危害,企業(yè)應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檢測和預防這一現(xiàn)象的發(fā)生。